
拓普思實驗室系統 2020-05-04
望遠鏡基本原理
望遠鏡是一種用于觀察遠距離物體的目視光學儀器,能把遠物很小的張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間具有較大的張角,使本來無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體變清晰可辨。所以,望遠鏡是天文和地面觀測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種通過物鏡和目鏡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學系統。根據望遠鏡原理一般分為三種。一種通過收集電磁波來觀察遙遠物體的電磁輻射的儀器,稱之為射電望遠鏡,在日常生活中,望遠鏡主要指光學望遠鏡,但是在現代天文學中,天文望遠鏡包括了射電望遠鏡,紅外望遠鏡,X射線和伽馬射線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概念又進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線和暗物質的領域。
夜天光背景
是指天文晨影始前,昏影始后,夜空中呈現的暗弱彌漫光輝稱為夜天光,又稱夜天輻射。在測定工作中又稱為夜天背景。其主要來源是: 氣輝、黃道光、彌漫銀河光,恒星光、地球大氣散射上述光源的光等。
夜天光中由分子和塵埃粒子散射星光產生的是連續光譜,由高空大氣層原子和分子輻射產生的是發射光譜, 天頂方向的夜天恢。朝著地平線方向強度增加,在地平高度10o左右處強度為大。
大氣消光
是指大氣對輻射能量折射、吸收和散射作用。產生大氣消光主要有兩個原因:1、大氣中各種分子和原子吸收輻射,使輻射能轉變為其他形式的能量;2、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塵埃和水滴等質點將來自某方向的輻射散射到四面八方,從而減弱了天體輻射的強度。
視寧度
指望遠鏡顯示圖像的清晰度。它取決于大氣湍流活動程度。肉眼所見星體的閃爍,一般認為是高層大氣湍流引起。望遠鏡清晰度不佳往往是低層大氣湍流所致。各層大氣湍流使大氣中產生密度不同的不穩定區域,使光線不能順利地直接通過并保持強度不變。